核心觀點:審計是一項經濟監督活動,發現問題,審計機構已經圓滿履行了職責。當然,真正要杜絕這些問題,不僅要依靠“事後審查”——加強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,而且要構建“長效機制”——建立現代財政制度,更為期待“事前監督”——預算法修訂後能帶來美好願景。
  
  資料圖片(圖片來源:張赫/東方IC)
      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,部署嚴肅整改審計查出問題。(7月2日中國政府網)
      提到審計,很多人可能首先就會想到一個“人名”——李金華。1998年到2008年,他連續10年擔任國家審計署審計長。2003年,他獲得連任時所作的審計報告,第一次被媒體冠以“審計風暴”,那些在公眾看來高高在上的中央國字頭部門,一一被點名批評。再次審視,當年最重要的並非炮轟部委的大膽舉動,而是審計結果公告制度開始實行,其最終目標是,實現所有重大項目的審計結果向社會發佈公告。如今,這一目標已然實現。
      6月26日,國家審計署發佈審計公告,公佈了38家中央部門單位2013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審計結果。審計公告反映了一些中央部門和所屬單位“三公”經費和會議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,同時對中央部門所屬單位和主管的社會團體進行了審計,揭示了這些機構利用所在部門影響力和掌握的行業資源,通過違規收費、開展評比、舉辦培訓等取得收入等問題。
      隨著經濟不斷發展,國人的“納稅人”意識不斷增強。如今,人們關切審計報告不僅是簡單的“圍觀”,而且希望通過揭示問題促進整改、推動完善制度健全法制,減少問題產生的根源,降低問題發生的幾率。正如會議所強調,對審計查出的問題,要不折不扣堅決嚴肅整改。各相關部門和單位“一把手”是整改的第一責任人,要列出整改任務清單,排出時間表,實行對賬銷號,10月底向國務院報告整改情況,併在向全國人大報告後對社會公佈。
      進一步說,經濟運行想要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,應發揮審計對經濟的“體檢診斷”功能,及時發現和揭示發展中的風險隱患,防止苗頭性問題轉化為趨勢性問題,當好公共資金的“守護者”,推動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措施和各項部署的貫徹落實。但更重要的是,要通過整改促進穩增長、調結構。一方面要盤活趴在賬上的存量資金,整合專項、優化增量,切實使寶貴資金用在刀刃上。另一方面要促進“脫實向虛”的信貸資金歸位,更多投向實體經濟,有效降低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成本。
      審計風暴連續多年成為“新聞富礦”,卻也漸生審美疲勞,問題是“年年歲歲花相似”,久而久之,公眾便“累覺不愛”了。改變以往重審計、輕整改的現狀,會議給出了“答案”: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。從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入手,同時進一步簡政放權,將適合地方管理的事項連同項目確定權和相關資金分配權一併下放。強化責任追究,建立和落實決策審批終身責任制、執行監督連帶責任制,依法規範財政收支行為。
      政府的職責是為老百姓辦事,要把取之於民的錢更好地造福人民。政府儉樸了,用於群眾的錢就能更多。審計是一項經濟監督活動,發現問題,審計機構已經圓滿履行了職責。當然,真正要杜絕這些問題,不僅要依靠“事後審查”——加強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,而且要構建“長效機制”——建立現代財政制度,更為期待“事前監督”——預算法修訂後能帶來美好願景。(年巍)  (原標題:整改審計查出問題 取之於民的錢要用在刀刃上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o65qowcr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